电影衍生品设计流程,国内电影衍生品市场到底该如何走?
整整十七年,中国电影票房从2002年的9亿元到2018年的600亿元,中国电影票房破600亿,然而电影衍生品产业依旧处于探索阶段。究竟是中国的电影衍生品产业链不够完善,开发的产品无法电影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是当前的电影用户土壤根本无法支撑起目标千亿规模的电影衍生品产业?
电影衍生品是指根据影片里的角色人物、场景、道具、标识等开发的产品,包括玩具、服装、饰品、音像、图书、日用品等。此类产品主要依托的是电影上映所带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比起北美健壮的衍生品产业链,中国方面可谓处处掣肘:大量国民级IP散落在各个公司手里被雪藏;设计生产者担心风险,不愿触碰国货;消费者除了手机壳、马克杯之外,难以接受更贵但更好的衍生品。
电影衍生品设计流程,产业链
电影衍生品作为一个产业,在美国已经历几十年的发展,这个市场在好莱坞也被称为辅助市场,涵盖的面其实非常的广,包括家庭电视、视频、游戏、唱片、图书、以及特许授权商品等众多品类。而特许授权商品中又包含玩具、DVD、纪念品、邮票、服饰、海报、主题公园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们所谈的电影衍生品,在国外其实更多的是指特许授权商品。今天我们所讲得,主要也是针对这一部分而言。我们看一下美国的产业链(见下图):
过上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就特许授权商品来说,在美国是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首先是优秀的内容提供商,比如迪士尼、八大电影公司等,他们会不断的为市场提供优质IP,给到像孩之宝、乐高这样的设计生产商,然后再下发到主题公园、礼品店、网店、影院等不同渠道,最终客户通过这些渠道购买到自己喜爱的产品。这条产业链经过几十年的磨合已经非常的成熟和通畅。
国内电影衍生品市场到底该如何走
品牌的价值决定了产品的溢价,但贵的产品同时要给予相应的品质,如果只印了logo的普通衍生品显然诚意不足,计划性购买者属于粉丝行为,他们需要高品质的衍生品,而价钱并非首要因素;潜在性购买要归功于优秀的产品和良好的消费场景;而冲动性购买者当感受“物有所值”可以大大减少购买后的不良体验;绑架性购买虽然属于用户个人原因,但可以通过销售人员以及货品结构进行不断优化。
电影衍生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属于特许商品(特许商品经营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的授权使用、被特许人在统一模式下经营并向特许人交纳费用),这就导致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比普通的商品要经历更复杂的过程,而很多规模小、业务单一的企业很难适应这类产品开发的特殊需要。
1. 并非只有“老字号”才有机会,《小黄人》《冰雪奇缘》等相对年轻的 IP 依然有着不俗的吸金能力。
2. 并不是只有主角才受欢迎:《神偷奶爸》中的小黄人,《冰河世纪》中的松鼠。
3. 不是所有电影都适合衍生品:《盗梦空间》中的陀螺。
4. 拓展衍生品模式:《星际迷航》主题旅馆,《魔兽》电影和游戏联动。
5. 保证时效性,“客串”角色更受欢迎,规格化系列化,让人有收集欲望。
电影是衍生品最贵却最有效的广告,因此电影好不好跟衍生品销量情况是很有关系的。《变形金刚》是先有玩具后有动画片。动画片推出后,玩具销量剧增。近十年来的五部《变形金刚》电影则是这个玩具的最强广告。
有了可以对外输出的文化(形象),自然有海外市场可以增加收益和平摊风险。目前部分优秀的中国动画片和电视剧在国外有一定的市场,但是电影方面进程始终较慢,中国一直不缺向外输出的特色元素,恐怕缺的是将这些元素打造成国际口味的工匠们。
两点建议:
1.不要盲目模仿国外成功样本,可以打造以售票渠道为核心的中国模式;
2.抓紧电影上映期间的火爆期。
更直观地说,观众目所能及的国产电影衍生品,已经从廉价且千篇一律的台历、手机壳、扑克牌、坐垫,慢慢发展成覆盖食品、服装、珠宝、数码、电器的多元化衍生授权产品。
影生产企业不可能一家独揽各个领域的业务,一定是一个分工协作的链条,在现阶段发展我国的电影衍生产业,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加强协作,电影创作、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不同的企业相互协作,各取所需,各得其所。